年代学术|詹伯慧、张日昇:《粤北十县市方言调查报告》前言
由于微信公众平台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谅解!
(《粤北十县市粤方言调查报告》调差报告,暨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前言
众所周知,粤方言通行于中国大陆广东、广西两省(区)及香港、澳门地区和海外华人社区。在汉语各大方言中,粤方言被认为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强势方言”。对这样一个重要的方言,语言工作者自然要倍加关注。我们生活、工作在粤方言地区,理应负起调查研究之责,记录、收集更多翔实的粤语资料,为海内外学人更全面地认识粤方言、了解粤方言提供服务。
正是抱着这样一个想法,我们几位从事语言教学研究工作的穗、港同道,多年来齐心协力,以开展粤方言的调查研究为共同志趣,并且逐步付诸行动。从1986年开始,我们前后用了将近五年的时间,完成了对珠江三角洲地区方言的初步调查,先后于1987、1988、1990年分别整理出版了《珠江三角洲方言字音对照》《珠江三角洲方言词汇对照》《珠江三角洲方言综述》等三卷本《珠江三角洲方言调查报告》。在第一届(1987,香港)和第二届(1989,广州)的国际粤方言研讨会上,我们报告了开展珠江三角洲方言调查的经过和收获,受到了与会同道的瞩目;近年来,海内外学者经常在著述中采用《珠江三角洲方言调查报告》中提供的资料,充分肯定我们的劳动成果,给我们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我们深知:珠江三角洲虽然是粤方言的“大本营”,却远不是粤方言的全部“领地”。完成了珠江三角洲粤方言的初步调查,也只不过意味着对粤方言的全面研究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只有继续努力,进一步扩展粤方言的调查范围,才有可能达到全面揭示粤方言面貌的目的。基于这一认识,我们珠江三角洲方言调查组的成员,一致决定再接再厉,对广东省内的粤语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调查。鉴于粤方言的“足迹”主要由珠江三角洲向北和向西延伸,当1991年广东省制订社会科学研究“八·五”规划(1991–1995)时,我们提出了在“八·五”期间把粤方言的调查向珠江三角洲西、北两侧扩展的设想,得到了参加制订规划专家的赞赏,犹如“珠江三角洲方言调查”在1986年被通过为广东省社会科学“七·五”规划(1986–1990)的重点课题一样,这次提出的广东省北江流域、西江流域粤方言调查也就被顺利通过为广东省社会科学“八·五”规划的重点课题了。我们的目标是在1991–1995期间,对北江和西江的粤方言进行选点调查,编写出“北江流域”粤方言调查报告和“西江流域”粤方言调查报告来,作为《珠江三角洲方言调查报告》的续篇刊行。
1992年夏天,调查组出发北上,开始对粤北地区韶关、清远两市所属县市进行选点调查,由于我们的目标是调查粤北粤语(当地通称“白话”),因而选点的对象就限于主要通行粤方言或粤方言、客方言并用的县市。粤北有些地方只通行客家话,有些地方还是少数民族(瑶族、壮族)的聚居地,这些地方我们都无暇顾及,只好暂搁一边,留待以后才作调查了。此外,粤北地区还有一些既非粤语又非客话的零星“土语”,限于人力和时间,也不在我们此次调查之列。这次为期一个月的粤北粤语调查,确定在以下十个方言点中进行,其中属韶关巿管辖的四个点,属清远巿管辖的六个点,它们是:
韶关巿区、曲江(马坝)、仁化(县城)、乐昌(县城)
清远巿区、佛冈(县城)、英德市(浛洸)、连山(布田)、连县(清水)、阳山(县城)
此次粤北十县巿的粤方言调查,我们用的仍是传统的方式:语音方面每个调查点记录一本《方言调查字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词汇语法方面基本上沿用我们在珠江三角洲方言调查中设计的调查大纲。《珠江三角洲方言词汇对照》中列出的词目是1401个,我们这次调查粤北粤语词汇时列出的词目是1248个。除此以外,这次调查也记录了少量的口语资料,注上了国际音标,以供参考。毋庸讳言,这次粤北粤方言的调查,如同上次珠江三角洲方言调查一样,仍然只是一次粗线条的初步调查,旨在勾划出粤北地区粤语的大致轮廓来,为今后深入调查粤北粤语打下一个基础。这本《调查报告》从内容到体例,正是围绕着“打基础、显轮廓”的构想来安排的。书中用了较大的篇幅列举粤北十个县市的字音和词语(见第三章、第四章),相对来说,就粤北粤语特点进行讨论的篇幅就比较少了。至于通常在方言著作中占有一定地位的历史比较音韵,这里也不作单章阐述,只是让字音对照本身去反映当今粤北粤语跟古音韵间的对应关系,这样就突出了这本《调查报告》的资料性作用,让有限的篇幅为研究粤语的学者提供较多的语言素材。
粤北地区辽阔,语言复杂,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作较为全面的方言调查,其难度无疑要比调查珠江三角洲方言大得多。这次粤北粤语的调查,在穗、港双方协作单位暨南大学和香港理工学院的高度重视下,蒙广东省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领导组、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语委、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等给予热情的关怀和大力的支持,调查组出发之后,又得到韶关大学、韶关教育学院,韶关、清远两巿及其下属县巿的教育部门、语委办、方志办和各地发音合作人的鼎力相助,使我们得以克服各种困难,开展工作。在进入整理分析调查材料的阶段,香港理工学院中文及翻译系的刘锦明先生、许谦文先生、丁国伟先生等,日以继夜地为计算机的输入做了大量繁重的工作,还有香港语文教育学院的林建平先生,义务承担了穗港两地资料的输送,保证我们的资料整理工作得以有计划有步骤地及时进行。没有这许多单位和个人的热心相助,这本《调查报告》是很难如期面世的。在此,我们谨向大家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直接参加此次粤北粤语调查及编纂《调查报告》的是詹伯慧、张日昇、张群显、陈瑞端、陈晓锦、甘于恩、伍巍、张晓山、邵宜、邵慧君等人。负责主编并通审全稿的是詹伯慧教授和张日昇教授。我们深知这样一本粗线条的调查报告难免存在一些缺点和纰漏,我们诚恳地希望看到本书的海内外专家们朋友们能不吝赐教,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以便修订时能够改正。在此,谨向大家预表诚挚的谢意。
詹伯慧 张日昇
1994年3月
本期编辑|孟语
本期审读|孟语 负责编辑|甘于恩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往期推荐
年代学术 | 詹伯慧、张日昇:《珠江三角洲方言词汇对照》前言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赏习惯,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钱,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谢谢各位!